广 · 告
他做的事情有些独特。没订单,有时间,就是因为“闲”,给他带来了新商机,别人解决不了的事情,他却满口答应。冯会明,卖鱼不为赚钱,在独特的行业中,实现多年的财富计划。
他就是冯会明,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捕捞一批鱼销售。他捞的这种鱼叫卵形鲳鲹[shēn],俗称金鲳鱼,是名贵的食用鱼类,他告诉记者,金鲳鱼有一个特性,离开海水后,鱼身上的黄色会逐渐加深。
冯会明:现在刚刚从水里捞上来,还是活的。它看着是银白色,但是放到冰水里、淡水里,盐度比较低的水里,很快就变成金色,时间越长越漂亮。
鱼刚捕捞上来,冯会明和捕捞鱼的工人都告诉记者,今天捞鱼有一个意外的惊喜。
冯会明:最后一批收网,没有想到泥猛鱼还有乌头鱼这么多,基本上占了一半甚至还要多一些。这些基本上都是野生的鱼,平时很难得到的,这次大家来了也真的是比较幸运。
这种鱼叫褐篮子鱼,又称泥猛鱼,味道鲜美,但是鱼背部的这排刺有毒。
冯会明:这个泥猛鱼背部有刺,不能用手去摸,扎到以后整个胳膊都是麻的。
记者:刺有毒是吗
冯会明:有毒,但是这种鱼很好吃,很鲜美,这个刺蒸熟了以后就不会有毒了。
当地人将这种自己钻进网箱中长大的鱼,称为“半野生鱼”,这次捕捞,这种半野生鱼的数量占到了总捕捞量的一半,这种额外的收获对大家来说就是一种惊喜。
冯会明公司的员工:这是野生的,装大了以后它就跑不出来了,所以是半野生的,像这种野生鱼,就是它小的时候钻进去的。
记者:很少见是吗
工人:是,是,比较少见。
记者:以前没这么多吗以前大概会有多少
工人:30斤、50斤。
这些打捞上来的鱼,当天下午就能送到广州、深圳等广东省内的消费者家中,即使省外,也能保证大部分订单第二天中午12点前到达。提起这些,冯会明颇有几分得意。
冯会明:这些货最早的今天能送到深圳的一些地方,和广州一些地方,其他省会城市要隔夜,到第二天早晨,12个小时左右就能送到。
6点捕捞,7点分装,8点打包,9点所有的订单就已经通过快递全部发出。通过精密地测试和计算,冯会明的鱼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几点能够到达消费者的家中,他都了如指掌。
冯会明:现在是8点多,但是我们这还要打包,大概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记者:那干嘛要这么早啊
冯会明:因为只有这么早,才能赶上顺丰的第一个班次。以最快的速度把鱼送到客户的手中。
在广东省众多的金鲳鱼养殖户中,冯会明的养殖规模很小,尽管规模小,可提起他,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
深圳某公司董事林灿彬:(他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
记者:为什么这么讲
深圳某公司董事林灿彬:工匠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精益求精,一定要做到最好,追求完美,就是工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 郭根喜主任:他有时候在我们的基础上也会根据实践进行一些优化跟改造,让它更符合这个工程技术。
凭着一种工匠精神,冯会明有了更多的商机,他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1100多万元,但是卖鱼的销售额仅仅有100多万元,冯会明说,他卖鱼并不是为了赚钱,他的财富也并不是靠卖鱼赚来的,那他的这些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他发现的一个独特的赚钱门道儿说起。
2006年,冯会明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企业改制,那一年他离开了工作五年的公司,原本就肩负家庭重担的他没有了经济来源。
那段时间,冯会明走了很多城市,思索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冯会明在广东省的一些沿海城市,发现台风过后很多浅海水域养鱼的网箱被吹的七零八落,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商机。
冯会明:我就发现这个行业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来也是发展迅猛。你看这片基地,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大的产值,也是证明了这个行业的潜力还是很巨大的,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这是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南部的大镬[huò]岛,大镬岛附近漂浮的这些网箱,是广东省阳江市一家金鲳鱼水产公司的养殖基地,乘坐这样一艘能载60吨鱼的船,需要开船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冯会明说海面上这100多口圆形的网箱就是他制做出来的。
冯会明是河北承德人,大学毕业后到中石油下属的一家公司工作,在那里工作时,冯会明全程参与了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掌握了深水抗风浪网箱的制作技术。看到深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2010年,冯会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制做深水抗风浪网箱,当时从事深水养殖的人很少,加上行业内的人对冯会明的认知度不够,所以他的客户极少,有时一年都接不到一个订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 郭根喜主任:它确实需要很高的技术,因为它是属于一个集成技术,很多零部件不是你生产的,你是属于采购回来组装的,这样的话要求很高。海上安装这块儿,你有没有这个经验如果说你搞建筑,(哪怕是)那么大的建筑,你并不一定能在海上干这个事。
冯会明:这个行业它是一个小众行业,从2000年到现在,产生了全国大概有几十家的企业,运行的情况据我了解都不是很好,有的已经倒闭了,有的基本上都没有再运行了。
客户数量少是小事,高昂的后期维修费用,还会拖垮整个企业,甚至导致企业负债累累。
冯会明:有些人贸然进入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不是很熟悉,突然出现一场大台风,(很可能)就会把他本身的企业搞倒闭,甚至客户企业都要受到很大的损失。
尽管这样,冯会明依然信心十足,因为在他的心中酝酿的,是一个长远的财富计划。
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体重200多斤重的冯会明,干起活儿来却相当利索。
记者:拉一下我。
这股利索劲儿,让冯会明做起事儿来毫不含糊。创业初期的那几年,因为订单少,所以冯会明的空闲时间很多,而正因为他有这些空闲的时间,却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
2010年年底,冯会明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那位朋友找他有一件急事儿。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当时找了很多人都解决不了。
记者:为什么其他人解决不了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他们不熟悉当地的整个流程。
记者:所以就其实还是不敢吧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对,因为他们赚的也不多,万一承诺了我们有什么差池的话,他赔不起。
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冯会明却满口答应。
冯会明:跟他说,这个事情就包在我身上,我一定帮你把它办到。
记者:那说这话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谱
冯会明:其实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很有把握。
冯会明自己也没有把握,那他为什么就满口答应呢这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原来,那位朋友让冯会明把早已预定好的10万只金鲳鱼苗,在12个小时之内,从深圳通过空运送到文莱达鲁萨兰国,这需要跨越几千公里的运输才能到达,距离远,手续繁琐,很多人不敢轻易答应。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这个时效性比较强的,因为鱼苗里面我们打了一包氧气。氧气它有一个消耗的量,大概12个小时就消耗完了。
氧气一旦消耗完,这10万只鱼苗就有可能全军覆没。那天凌晨5点冯会明就起床了,他迅速赶往育苗基地,捕苗、装袋、充氧、封箱;上午9点到达文锦渡口岸、下午5点半飞机到达文莱;晚上7点,冯会明成功把这些鱼苗送到了文莱客户的网箱里。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真的是很激动的。因为看到箱子完好无损的,一打开也比较理想,所以我们就真的很高兴的。
记者: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吧
文莱达鲁萨兰国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说我们第一次尝试就能这样,我们感觉也是很满意的。
冯会明:时间要根据去文莱的航班,我们正着推、反着推,把所有的时间算到每半个小时走到哪里都要计算清楚的。多方咨询确定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然后我们才运了这个鱼苗。
精准的计算、合理的安排,冯会明完成了运送10万只鱼苗的事情。然而,第二天冯会明在文莱了解到的一种情况,却让他有了意外的收获,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让他对自己的那个长远财富计划更加胸有成竹。
冯会明:它有很多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比如说气温一直比较稳定、炎热,鱼的生长速度快,养殖的风险就降低了一些。和文莱比较相同的自然条件的,包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也有很多像这样的地方,他们也需要这样的深水抗风浪网箱。
看到东南亚地区优质的海水和气候资源,冯会明想在更多的国家建造深水抗风浪网箱,扩展他的财富道路。
2014年,冯会明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同养殖金鲳鱼。这是他第一次从深水抗风浪网箱制造商转变身份来养鱼,可是冯会明却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挣钱。
冯会明:从我们最开始的时候讲,在这里养鱼根本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通过养鱼能够在这个行业里有更深的了解。
深水抗风浪网箱漂浮在大海上,没有任何依靠,稳固、安全尤为重要,冯会明养鱼就是要换位思考,站在养殖户的角度改进深水网箱的各个细节。像这样一个周长达60米的深水网箱,水底会有6个1000斤重的钢铁锚,固定在海底的泥沙下。冯会明还根据不同海况,将网箱框架、网衣、锚泊系统,组装的相辅相成,甚至绑绳子的圈数都有规定。
冯会明:我们锚绳绑到框架上的圈数都要规定至少6圈,不能少。少于6圈它可能会在台风来的时候,局部就会折断,导致网箱折断或者是网箱下沉。
稳固、安全得到了保证,冯会明还在水下的网箱底部,安装了6个这样的水泥墩保持鱼网的内部空间不变形,这解决了过去必须要人工潜水才能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冯会明:这根绳子是拴在网上的。
记者:哪个绳子是绑网上的
冯会明:这个是绑网上的,这个是绑石墩。
记者:可是我看这个绳子跟这个网并没有连接呀
冯会明:它是这样子的。我们这有两根绳子,一根绳子是拴在网底的,这根绳子是拴在水泥块上的。这个石墩这里有个套,绳子要顺着滑下去。然后它的作用就是把这个网坠到水底,保持网的体积不会变化。你试一下,看能不能提起来。
记者:看上去感觉不是很重的样子,哎呦,有点儿费劲。
冯会明:你这力气还不小。
记者:我感觉这差不多有五十斤。是有点费劲。
这样的方法,省时省力还节省了资金。在南海水产研究所的支持下,冯会明经过不断地改进,使得他制做的网箱经受住了层层考验。
广东省阳江市某公司 总经理杨华健:感觉还是不错。我们现在这几年下来最大的风浪有14级左右的台风经过我们那个海域,正面袭击,问题都不大。
文莱某生物有限公司 总经理郑镇雄:我听上次菲律宾那帮客人过来,就说有一年,好像是三年前还是四年前有个很大的台风,附近的网箱都没有一个了,就只有他的网箱还在。那天还有一个客户来这里还讲起。
有了质量保证,在朋友们的推荐下,冯会明有了更多的客户。然而,这一切只是冯会明那个长远的财富计划的第一步。
2016年,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却加快了冯会明自己财富计划的步伐。
2016年8月,在粤西地区的一些港区内,因为潮位偏低、海水交换量小,导致浅海水域养殖的金鲳鱼发生病害而死亡,很多养殖户辛辛苦苦养的鱼,眼看就要到了丰收的时候,却全军覆没。冯会明很清楚,如果在深海养殖,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冯会明:鱼半斤以上死掉的一大片一大片,很多。肯定很心痛,有些就是养殖户的一辈子积蓄,就这样一下子就完了。所以以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尽量想办法把养殖区域向更深更远的海域扩展。
采访的时候,记者正好遇到很多来这里游玩的人,大家听说冯会明正在捕鱼,赶紧过来购买。
消费者:我们要这个,也要这个。
记者:你们三位是附近的居民是吗
消费者:我们是过来旅游的。
记者:打算买多少
消费者:买10多、20斤。你看这里就有那么多。
记者:怎么一下买这么多
消费者:看着喜欢,喜欢就买。
像这些消费者一样,很多人都喜欢吃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新鲜的鱼,冯会明的心里也很清楚。
2016年10月,冯会明通过电商平台来卖他养殖的金鲳鱼,他要做一个新的尝试,如果成功,将有可能会对深水养殖产业的面貌有所改变。
他一个做深水网箱的,又怎样能改变深水养殖产业的面貌呢
记者来到了广州市一位长期购买冯会明金鲳鱼的消费者家里。
记者:还有鱼吗
消费者:鱼我们吃完了,没有鱼了。
记者:哪天送到的
消费者:一般我们买鱼都是周五,他发货之前我们下单,然后正常一般都是当天晚上就可以收到。就五六点,赶在晚饭之前,我们能收到鱼下锅、弄饭。
记者:去超市买不是更方便吗下楼就是。
消费者:但是没有他们家的新鲜啊。他们家的鱼比较新鲜一些,因为毕竟是可以当天捞、当天给你发货,我当天能收到,怎么样都比超市的更新鲜一些。
冯会明的鱼卖得好,关键就在于这些鱼到达消费者手中时还是新鲜的。这种当天捕捞当天发货的卖鱼模式,冯会明已经尝试成功,而他那个长远的财富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
冯会明:把这网箱做的更好,然后在这个行业里发出一些倡议,比如建立一些行业联盟,让这些养鱼的人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养出的鱼的品质更好,然后卖的价格也是不错的。
原来,冯会明那个长远的财富计划,就是等待深水养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他再将行业内的人联合起来,以深水抗风浪网箱的建设为核心,再将养殖、加工、销售这一产业链相融合,共同发展。
2016年,深圳市一家以营销世界各国进口食品和中国安全食品为主的公司,向冯会明提出合作,这让他既意外,又兴奋。
深圳某公司董事林灿彬:因为实事求是地讲,冯总的技术是非常的领先。他有两项自己引进过来的专利,就是冯会明老总,还有十项合作的专业技术。
冯会明与深圳市的这家公司达成合作,将打造一个从深水网箱制作到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海洋食品产业链。借助这家公司的平台,冯会明的那个财富计划将会快速实现。
同期:鲜度很好。
2017年1月10日,菲律宾渔业代表团来到中国进行渔业技术培训和考察交流,冯会明作为中方的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副局长刘新中:通过这个公司把深水网箱这个技术推介到菲律宾,跟他们进行合作,既解决了中菲双方渔民的收入、就业、提供产品这些问题,也实现了中菲双方的渔业合作,来推动我们两个国家更大范围的合作。我想这个意义就在这里。
这样的活动,也给冯会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现在,冯会明已经把深水网箱制造和养殖技术传播到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2016年,冯会明养殖金鲳鱼50多吨,销售额100多万元,他的深水网箱销售额1000多万元。
end